綠香工作坊

產品

紫蘇

電洽

紫蘇

 

【簡介】

紫蘇

英文名:Perilla,學名:Perilla frutescens

又名蘇、白蘇、赤蘇、紅蘇、香蘇、黑蘇、白紫蘇、青蘇、野蘇、蘇麻、蘇草、唐紫蘇、皺葉蘇等,是唇形科紫蘇屬下唯一種,一年生草本植物,主產於東南亞、台灣、中國江西、湖南等中南部地區、喜馬拉雅地區,日本、緬甸、朝鮮半島、印度、尼泊爾也引進此種,而北美洲也有生長。歷史上紫蘇屬中的種類命名很混亂,經修訂後屬下只有紫蘇(Perilla frutescens)一種,其他均為錯誤歸類或重複命名(維基百科)

 

【香味】

紫蘇香氣特殊,其中又以平葉型的紅紫蘇香氣較濃郁。

 

【用途】

生吃、煎烤、醃漬、醬料、甜點、泡茶、青草茶、抗茵、沐浴、染色、觀賞、藥用、精油、護膚。

 

【特色】

紫蘇的品種主要分為青紫蘇與紅紫蘇兩種,其中又分別有皺葉型與平葉型。一般而言,皺葉型的青紫蘇葉質細軟,香味清新,很適合生吃、拌沙拉或配生魚片食用。平葉型的紅紫蘇香氣較濃郁,葉質稍硬,適合做醃漬材料,是很漂亮的天然食物染色劑。

在中國吃紫蘇的歷史已經超過一千年,一般說法是具有解毒的功效,尤其日本人喜歡吃生魚片搭配紫蘇葉並不只是講求美味,而是取其具有解魚蟹毒素的功效。

紫蘇所含的揮發油紫蘇油中的主要成分是紫蘇醛,佔總量的50~60%,是紫蘇油濃鬱氣味的主要來源。其他主要的烯類物質包含檸檬烯、石竹烯以及金合歡烯。蘇子成分為脂肪油45.3%,亞油酸42.6%,α-亞麻酸22.4%,還含有維生素B1和胺基酸類化合物。在紫蘇成分已知的化學型中,PA(主要成分:紫蘇醛)是唯一在烹飪中使用的一種物質。其他的化學型是PK(紫蘇酮)EK(香薷酮)PL(紫蘇烯)PP(苯丙素:肉豆蔻醚、蒔蘿油腦、欖香脂素)C(檸檬醛)以及玫瑰呋喃中富含的一型。

紫蘇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,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,而且可為其他食品保鮮和殺菌,其葉可製作菜肴,也可用來腌制泡菜,種子富含有益健康的紫蘇油,這種油具有強烈的香氣。

新鮮的紫蘇具抗生性,放在壽司中可降低海產類食品的毒素,根據《藥性本草》及《本草綱目》的記載,紫蘇葉生食能殺死魚肉的毒,日本料理店經常使用紫蘇葉除增進美觀外,如果吃了魚或蟹而有噁心或腹痛的情形時,趕緊吃些紫蘇葉即可改善症狀,是否與此有關,得考究一番了。另紫蘇葉對流行性感冒、咳嗽和噁心也有療效的作用。古方《和劑局方》中的“香蘇散”成份是紫蘇、香附、陳皮、甘草。治風寒外感、氣滯、頭痛、惡心。《通俗傷寒論》中“蘇薑達表湯”成份蘇葉、防風、杏仁、薑活、白芷、橘紅、生薑、茯苓皮、治風寒感冒,發熱惡寒,骨節煩痛,無汗咳嗽,胸痞噁心。

紫蘇的應用:(1)發散風寒:紫蘇辛溫能發散風寒,味辛又能開宣肺氣而止咳嗽,用於感冒風寒表實証,症見發熱、惡寒、頭痛、鼻塞,兼見咳嗽等,常配前胡、桔梗等同用,如杏蘇散。《名醫別錄》謂紫蘇「主下氣,除寒中。」(2)行氣和中:紫蘇辛散溫行,氣香醒脾,故能行滯氣以和胃,用於感冒風寒表証而兼脾胃氣滯之胸悶不舒、嘔噦惡食等症,常配香附、陳皮等同用,如香蘇散;用於妊娠感冒氣機不利引起胎動不安、胸悶噁心者,多以蘇梗配砂仁、陳皮等同用。(3)解魚蟹毒:紫蘇有芳香辟穢、辛溫散寒而解魚蟹毒之功(中醫認為魚蟹乃生冷寒濕之品)。用於吃魚蟹中毒引起吐瀉、腹痛,單用或配生薑、半夏、藿香煎湯服。民間有用蘇葉6~10與魚蟹一同煮服食者。民間傳說此功效是由東漢名醫華佗發現,「紫蘇」一名也是出自他的命名。

 

【插曲】

<中國>

紫蘇在中國種植約有2000年歷史,明代李時珍曾記載:「紫蘇嫩時有葉,和蔬茹之,或鹽及梅鹵作菹食甚香,夏月作熟湯飲之」,可見紫蘇在中國人的飲食中很常見。中國人用紫蘇烹制各種菜肴,常佐魚蟹食用,烹制的菜肴包括紫蘇干燒魚、紫蘇鴨、紫蘇炒田螺、蘇鹽貼餅、紫蘇百合炒羊肉、銅盆紫蘇蒸乳羊等。

<日本>

日本紅紫蘇(アカジソ)紫蘇深受日本人歡迎,是日本料理中的代表性風味調料之一。日本紫蘇的葉片兩面均為綠色,習稱「青紫蘇」。日本最主要的品種是荏胡麻(Perilla frutescens var. frutescens)、皺紫蘇(Perilla frutescens var. crispa f. crispa)和紅紫蘇(Perilla frutescens var. crispa f. purpurea)而在北美洲,人們也越來越傾向於使用紫蘇的日語發音「Shiso(シソ)來稱呼這種植物。

青紫蘇的葉和花作為蔬菜食用,可用於製作刺身和天婦羅。蘇葉在日本稱為「大葉(おおば)」。

日本紅紫蘇的葉用作酸梅的著色劑,乾燥的蘇葉用來製作京都產的七味粉以及Furikake(振り掛け,一種在飯上撒上三文魚粉、紫菜末、海帶、食鹽和蔬菜等食材的混合食品)。熟透的果實和花穗可用於製作刺身。

兩種日本紫蘇的花萼和嫩果實都可以作為茶漬飯的配料。日本人還會用荏胡麻的種子製作味噌。

<韓國>

韓國泡菜使用的紫蘇葉韓國的紫蘇變種的葉片比日本青紫蘇要更大、更圓、更為平坦,而且鋸齒較為細密,一面是紫紅色,一面是綠色。韓國人用紫蘇製作泡菜,基本上在全世界的韓國貨商店中都有紫蘇泡菜罐頭銷售,在這種罐頭中,每兩片紫蘇葉包裹著一個紅辣椒。新鮮的紫蘇葉可用來製作沙拉。紫蘇子用作肉類食品的調料,也用來製作紫蘇芝麻鹽。韓國人在吃烤肉習慣用新鮮的紫蘇葉或辣椒葉搭配,而目前韓國人掀起了用紫蘇葉補鈣的熱潮,因為紫蘇葉富含鈣質。

韓國人用紫蘇(Perilla frutescens)的種子壓榨食用油,或者用種子磨成粉加入湯中作調味品。

<越南>

越南人用在燉菜和煮菜中加入紫蘇葉,或者將紫蘇葉擺放在越南米粉上作為裝飾。他們使用的紫蘇品種的葉子一面紅中帶綠,一面是紫色,與日本紫蘇品種相比香氣更濃。

 

【參考資料】

網路資料、唐山園藝、維基百科等。

 

【注意事項】

*本網站所有資訊僅供保健參考,藥用部份需請教醫師後再行使用!